門,還演繹出種種五彩斑斕的民俗文化:除夕門上貼春聯與“?!弊?,正月初一貼雞于門,破五“送窮出門”,上元節(jié)張燈祭門,清明門插柳,谷雨門貼符禁蝎,蠶月晝閉門,四月八嫁毛蟲,端午門懸艾菖,伏天城門磔狗,七月半門上掛麻谷,茱萸酒灑重陽門,冬至門上糯米圓……。
以今觀古,許多事情的確神乎其神,神得有些古怪。對門的種種功用產生了神秘感,再加上想象力,結果“萬物有靈”,這門、這戶被古人奉若神靈,祭之祀之。并沿著歲時,將這么多文化信息簪在門榍、門扇上,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門前風景,給尋訪門文化的今人,留下韻味綿長的品味。
民俗認為,門是內外空間分隔的標志,是邁人室內的關和咽喉,因此,又將一家一戶稱為“門戶”。人們歷來十分重視各種門的處理。曾有人說:中國古典建筑是門的藝術。其實,尋常百姓,門豈止是“藝術”,還認為關系到一家人的吉兇禍福。故將門置于修房造屋的位。
門是有故事的。
入必由之,出必由之。于是,歷史的風風雨雨門總要當其沖。
初唐的李世民,不是導演過一出鮮血淋淋殺兄逼父的“玄武門之變”嗎?
明英宗在其兄景泰帝病重之機,奪取東華門而進宮,登上奉天殿,又做了天順皇帝,史稱“奪門之變”。
天安門“金鳳朵云頒詔書”,能顯示帝王的威嚴氣象嗎?
“天子五門”,所鋪張的,絕不是帝王的排場。老百姓則盼“夜不閉戶”,太平盛世,社會安定,無盜無賊,清平世界,這是一代代中國人的美好理想。與此形成反差,是官府的封條大印在門扇上打叉叉。無論宮廷,或是皇城,都有前門和后門,公門和私門。矛盾的對立統(tǒng)一,構成了社會。前、后門,公、私門,高尚與正直,低卑與猥陋,天堂與地獄,貧窮與富有,官員與百姓,腐敗與清廉,都借助“門”,登了臺,亮了相。
中國的門,也派生出“芝麻開門”的故事。中國的門,更創(chuàng)造出“禹鑿龍門”、“鯉魚跳龍門”和“七夕天門開”的神話傳說。前者反映了探索者的精神需求:后者表現了超越自我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企盼。中國的門,還創(chuàng)作出《轅門斬子》的戲劇,表現了楊家將對朝廷的忠臣。流傳廣的是“八字衙門朝南開,有理無錢莫進來”,是對封建統(tǒng)治的無情揭露。中國的門,還編造出“鬼門關”的迷信,嚇唬愚昧的膽小鬼。
門總是引入注目的。門占盡了出入口的“區(qū)位”優(yōu)勢。門文化也是一個出入口,它是中國建筑文化中具色彩紛呈的篇章。中國的門文化博大精深,由一“門”而窺全豹,門的歷史,于是成為歷史之門。透過門的文化,可以尋找中國文化之門。